
在刷涂料底漆之前,一定要將墻面膩子打磨完后,在墻面上積攢的厚厚灰塵去掉!全部去掉!可以用雞毛撣子、掃帚等簡單的工具來去灰除塵,也可以用高壓氣泵來吹掉。
如果不去灰除塵,墻面很難達到理想效果!
.厚厚的粉塵掛在墻上,你如果不掃除,也就是如果不進行墻面除塵,
會有什么后果?
比如,正常一桶底漆能刷60平米,并保證品質,可在這種情況下,也就能刷3~40平米。道理很簡單,你想啊,底漆是稀粥狀,而且是極稀的粥,當它刷到墻上后碰到大量的粉塵,就會攪拌在一起,變成漿糊狀,那漿糊的涂刷面積能和稀粥一樣嗎?這樣就進而導致底漆的涂刷面積不足。
每當底漆用量不足的時候,就要靠面漆來補。可我們知道,底漆有一作用就是封閉墻面,阻止面漆滲入墻面。但底漆不足的時候,面漆就相當于直接刷在墻面上,那就要大量滲入墻面,這時,要想達到同樣的效果,平時刷兩遍的量,在這些區域就得刷三遍或四遍,那能不導致面漆涂刷面積不足嗎?
你想想,我們刷底漆的時候,不但每一滾刷的底漆在墻上和粉塵和泥變漿糊,而且隨著滾刷在底漆容器內攪拌沾料,不斷將墻面上的粉塵帶入容器內,容器內的底漆也就逐漸變成了漿糊,且越來越濃。那么,不同濃度的漿糊刷在墻上,其厚度肯定不一樣,先刷的薄,后刷的厚,因為底漆一般是白色的,所以顯現不出來,可當我們繼續刷帶顏色的色面漆的時候,由于厚薄的不同,其吸漆量也就不同,那能均勻嗎?能沒色差嗎?如果油工水平再潮點,每一滾子的力度再不均勻,那能不花臉嗎?
后果四:容易產生氣孔
當我們在墻面找平的時候,有興趣你趴在墻上仔細觀察,會發現很多局部區域有氣孔。這是什么原因,就是當石膏或膩子攪拌不均的時候,或者抹平的力度不均的時候,導致石膏或膩子的疏松程度不一致或空氣擠出速度不均導致的。同樣的道理,當粉塵和底漆混拌成漿糊的時候,和攪拌的膩子區別就不大了,那也就同樣容易產生氣孔,而面漆又是極薄的,不可能遮掩住這些氣孔。
后果五:容易產生坑包
當粉塵和底漆混拌成漿糊的時候,再被滾刷刷在墻上會怎么樣?想想你家貼瓷磚的時候瓦匠是怎么做拉毛的?不也是常用滾刷將水泥砂漿滾在墻上做拉毛嘛。所以,同樣也會在你想刷涂料的墻面上形成拉毛現象。無非是由于那些粉塵特別細,加上底漆是沒有漆膜的,所以不明顯。可一旦刷上面漆后,由于面漆有漆膜,對光線有折射作用,這些拉毛就顯露出來了,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坑包。
